首页| 协会简介 | 学会简介 | 八桂保险 | 文件公告 | 国内资讯 | 党建群团 | 消费者保护 | 法律法规 | 媒体报道 | 行业活动 | 联系我们
保险与科技深度融合还要走很长一段路
[  时间:2019-12-02 | 作者: | 来源: | 浏览:10152次 ]

近年来,面对日益“千人千面”的保险需求,科技逐渐成为颠覆传统、赋能保险业加速转型的“驱动器”。在近日举办的“中国寿险业峰会2019”上,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也直言科技赋能人身险业存在不足,“人身保险业在运用金融科技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并没有取得根本性的突破”。

金融科技在给保险业带来无限发展空间的同时,或许也带来了一些“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值得业内深思。

科技赋能保险新生态

随着各种新科技的迅猛发展,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为代表的技术手段正不断被应用到保险行业,为保险经营主体创造了全新的发展空间。

在人身险领域,健康险成为业务增长的佼佼者,保险科技与其更加紧密的结合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健康险的科技应用不断向精准营销、产品开发、承保、风控与反欺诈等各个环节演进,一方面支撑保险公司加强自动化核保、理赔及反欺诈识别能力,实现智能风控,进而降低运营成本和赔付率;另一方面通过数据分析改进产品,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增强产品竞争力,由此实现保费快速增长。

在财产险领域,车险的科技创新案例层出不穷。车险公司通过引入“从人因子”来辅助原来基于“从车因子”的定价模型,更精准地识别出险概率,提高承保定价准确度。在众安保险车险事业部产品设计总监陆乐看来,同质化竞争严重的车险市场,应抓住万物互联的5G机遇,提升差异化服务质量。基于此,众安保险推出“马上赔”视频理赔,探索科技赋能,依托互联网的运营优势,以期突破行业成本控制的瓶颈,打破小公司运营费用居高不下的困境。非车险业务也依靠科技力量实现崛起。如国泰产险在食品安全责任险的理赔流程中运用了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由机器人识别客户上传照片中细小的异物,9小时可识别5000多张照片,是人工操作远远无法达到的。

保险科技的快速发展为行业带来了增量市场,也带来了技术驱动创新的新模式。许多保险机构都在加大科技投入,截至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共发起设立各类科技子公司50余家,其中较为典型的包括人保金服、众安科技以及太平科技保险等公司。另外,平安集团也在极力打造“保险+科技”生态。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金融+科技”对行业的影响,协同构建保险新生态是大势所趋,由保险机构、科技机构、政府机构、行业监管、行业自律组织、社会消费者共同参与的新生态正在逐步形成。

保险区块链迎强劲风口

近期,国家层面对区块链技术应用做出了前瞻性部署,使得这项前沿技术再次脱颖而出,一跃成为业内外人士的热议话题。

众所周知,数据对保险的发展至关重要,保险公司需要将散落在各家保险机构、互联网平台,甚至是延伸至物联网的各类设备和终端的数据进行整合与共享,在此过程中还要解决数据传播的透明度及信息隐私保护问题。而区块链恰可利用其不可篡改的特性为保险业的信任需求提供保障。据普华永道统计,当前全球正在探索的区块链应用场景里,逾20%与保险相关。

听起来专业度较高的区块链技术,其实离老百姓(603883,股吧)的生活并不遥远。例如,在投保医疗保险时,过去行业的一大痛点就是无法全面准确掌握投保人的真实健康状况,因为投保人可能去不同医院检查治疗,也可能去不同保险公司投保,如果能构建一个广泛的区块链,各保险公司和医院就可以在保障数据隐私性、安全性、可靠性基础上实现数据共享。

不过,区块链虽然从概念上的确可以为保险业解决很多数字化转型的痛点,但该项技术的应用依然面临不少难题。上海保险交易所董事长曾于瑾认为,目前区块链应用大部分还处于技术验证阶段,尚未大规模在保险业进行商业推广,这与区块链技术未完全成熟不无关系,比如处理高频交易的性能问题,隐私和安全方面的不足,软件可开发、可运维能力的缺失等。

除技术障碍,业内专家还表示,应加大区块链技术资金支持,开发更多适宜的应用场景,并进行相关人才储备,深化区块链技术与保险业务的融合。目前,关于区块链技术在保险行业应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尚处于空白阶段,跨界监管同样存在难度,还需要完善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水平。

科技与保险亟待深度融合

与区块链的落地情况相似,目前保险科技应用成效与预期仍存在一定差距。黄洪近日表示,人身险与科技融合还有待加强,人身保险业的科技赋能,就是要加强科技与保险的深度融合,基于对风险的精准判断和分析,精确计算每类风险的发生概率,从而实现精准定价,真正做到“没有不可保的风险”。

目前保险科技在人身险应用上的确存在短板。保险科技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技术门槛和附加值较低的运营管理和销售管理等初级环节,在产品研发定价及风险管理等对于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要求较高的环节则有待进一步深化。

特别是在健康险方面,中国人寿(601628,股吧)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业务创新部高级经理袁梅认为,目前保险科技实际应用落地水平有限,对健康险经营模式未产生根本性改变,尚未形成数据驱动型业务模式。从数据整合与数据应用能力来衡量大数据应用水平,行业大数据应用仍有很大发展空间。鉴于健康医疗数据获取难度、系统对接、数据挖掘等问题,很多公司处在健康医疗数据积累整合阶段,在为利用大数据分析挖掘客户需求与风险选择、合理定价打基础。

纵观整个保险业,虽然目前绝大多数保险公司都在大胆拥抱科技浪潮,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并不是所有公司的内部决策机制都能高效支持保险科技的运用。一位保险公司IT部门人士向《金融时报》记者坦言,因为公司组织结构庞大且复杂,其内部决策机制是影响前沿科技实际运用的主要因素,保险公司对于科技的引入和使用通常采取比较审慎的态度,一般需要有相对丰富成熟的项目案例作为评估资料,才会决策应用,导致在新技术的快速推广和普及上难以领跑行业。

要想缩短金融科技在保险业落地成效与预期的差距,无论是在精进技术应用,优化公司制度管理,亦或是商业模式创新上,都需要保险与科技进行融合的深入探索,而不仅仅是浮于表面的工具使用。

 


[上一篇]车险市场面临瓶颈 险企突围需借助..[下一篇]保险业对外开放“底气”更足
     
 



热门文章
广告位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客服中心 | 法律顾问 | 进入邮箱
主办单位:广西保险行业协会 技术支持:索通网络 联系电话:0771-5882608 QQ:404773019
版权所有:广西保险行业协会 桂ICP备05013272